关于举办山东医专(济南)2019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

来源: 时间:2019-09-13 点击数:

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,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和省委、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促进新旧动能转换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,展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,鼓励支持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,根据《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六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》(鲁教高字〔2019〕6号)要求,决定举办山东医专(济南)2019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(以下简称“大赛”)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大赛目的

秉持“崇尚科学、锐意进取、开拓创新、面向未来”的理念,营造大学生积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浓厚氛围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、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,发现和扶持一批有创新潜质和研究能力的优秀人才。

二、参赛对象

参赛对象为我校2019年7月1日前在校的、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,鼓励跨专业、跨院系、跨学校组建团队。

三、参赛作品说明

(一)作品类型。申报作品不限科类,所有专业的学生均可申报。作品类型分为4类:创意创新、实物创新、实验创新、生产创新。参赛团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参赛类型。

创意创新:指大学生基于独特的思维、新颖的构思和创造性的想法,以现有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,设计出具有一定科技含量、能够满足学习、科研、生活、生产等需求的创意方案、概念描述等。创意创新需以二维或三维设计图例形式呈现。

实物创新:指大学生以独特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,利用现有的知识和条件,对已有产品进行改造升级或创造性地设计并制造出新的产品。需以实物或模型形式呈现。

实验创新:指大学生在参与教学实验过程中,通过对实验内容、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的理解,产生有价值的创意和创新想法,提出自己的创新思路和方法,优选实验材料,改进实验方案,优化实验流程,达到降低成本、节约能耗、缩短时间、提高效率等目的。须基于真实课程教学中的实验教学,且通过实际验证已经取得成功。

生产创新:指大学生在参与生产实训实习的过程中,通过对生产任务、生产方式、生产过程的理解,产生有价值的创意和创新想法,提出自己的创新思路和方法,优选生产材料、改变生产方式、改进生产工艺、优化生产流程,达到降低成本、节约能耗、缩短时间、提高效率等目的。必须基于真实的企业生产过程,且通过实际验证已经取得成功。

(二)作品要求。

1.参赛作品须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研究创新成果,有一定科学价值、创新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。

2.每个作品的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,且所有成员均须对作品有实际贡献。

3.每个作品的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。

4.参赛作品内容须健康、合法,无不良信息。作品所涉及的发明创造、专利技术、资源等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,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、作品鉴定证书、专利证书等。抄袭、盗用、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,一经发现,即取消其参赛资格,相关法律责任由作品申报者承担。

四、比赛赛制

大赛采用系部初赛、校级决赛二级赛制。系部初赛由各系部负责组织,赛后择优遴选推荐项目进入校赛。

校级决赛以现场比赛形式进行。比赛采用“5+5+1”三个环节,即5分钟项目陈述、5分钟评委答辩互动提问、1分钟视频展示。

五、赛程安排

(一)参赛报名。所有参赛作品均需通过省大赛官网(http://jycy.sdei.edu.cn/cxds/)进行注册报名。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19年8月26日8时,截止时间为2019年10月12日17时。

(二)校级初赛(2019年9月底前)。校级决赛的比赛时间、比赛流程、遴选方式等由学校确定。

(三)省级项目推荐(2019年10月12日前)。学校按照省教育厅下达学校的推荐参赛名额进行分配,完成省赛项目推荐工作。

六、材料填报

(一)各项目负责人于2019年8月26日8时后登陆大赛官网http://jycy.sdei.edu.cn/cxds/,填写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申报书》(附件1),并上传1分钟展示视频及其他佐证材料。材料填报工作务必于10月12日17时前完成。

(二)学校审核确认所有申报作品材料网上填报无误后,通过系统自动生成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推荐作品汇总表》。根据校赛结果确定推荐顺序,上报教育厅。

七、工作要求
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,是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,是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成果的重要展示。各系部要充分认识大赛的意义,切实加强组织领导,明确职责分工,统筹做好系部比赛和申报作品的遴选推荐工作。

(二)做好宣传发动。各系部要通过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学术讲座、论坛、沙龙等活动,坚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练,推动学生跨院系、跨专业组队,推进科技创新训练和实践活动。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,提升参赛作品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。

(三)加大支持力度。各系部要组建指导教师团队,认真做好参赛作品的前期培育,帮助学生组建科技创新团队。要为参赛团队提供政策法规、赛事动态信息、知识产权保护、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服务,提供必要条件和经费支持。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投身创新活动的积极性、创造性和参赛热情。

Copyright (c) 2012 sdmcjn.edu.cn All Right Reserved.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(济南校区)版权所有地址:济南市二环南路5460号